目前分類:人生路之悟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活著為何?

 

很久以前寫過一篇名為《人生的意義 》的文章,文中雜七雜八的抒發了各種對「人生的意義」的猜想與心情,因為好像越寫越是無法收筆,越寫越是覺得自己在散播負面思想,只好想了一個方法來總括所有論點且以作定案,於是在文末用了數十字來匆匆總結了我對「人生的意義」之看法。

我在寫下那篇《人生的意義 》之後也曾翻看過很多遍,每次總會有不同的得著。近年來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應該說身邊的人、事、物及思想觀念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後這陣子腦海裡又在反覆思考何謂人生的意義,或者應該更加直接地說,究竟生存的目的是甚麼呢?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意義

 

人,為甚麼要生存呢?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卻又是很輕易便被大自然淘汰的生物那麼為何非要一代接一代地繁殖、傳宗接代?人的生存是為了活著,亦為著繁衍下一代,達致生生不息那麼人的生存目的就是這樣而已?也許這只是人的生存目的之一,但是,這是必要的目的之一嗎?這個生存目的也就等於人生的意義嗎?即使果真如此,亦只是其義之一吧。

人生的意義,多年以來,有太多人探討過這個問題了,
也有不少學說文獻剖析過這個問題,可是,剖析者本身是否真的明白或領悟到人生的意義?他們所領悟到的意義又是否正確?就算是正確的,他們做得到嗎?即使做得到,他們真的快樂嗎?越是有條不紊地解答到人生之意義的人,其本身的思想很自然地遵循著其既定的模式活動,然而
這樣的生活會無形地使到人們被困在這種軌迹裡活著,是真的可喜,還是實情可悲?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重標準

 

每個人心裡對各種事情都有一套處事準則,然而,有時候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況下採用不同的準則,這就是雙重標準。

我猜想很多人都嘗試過這種情況,有些人是為了讓自己更理直氣壯,有些人是為了更加強烈地批判別人,有些人則是為了遷就情況所需。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存在著對與錯的一面,假若只是為了批判或譴責別人,既損人也不利己,這就難以說得通了。

舉一個普遍的例子。某某已有男朋友,卻在外面享受著另一段感情。某某有一位朋友甲,在最初的時候朋友甲跟某某感情良好,朋友甲聽到某某道出腳踏兩船的事直說這種情況並無不妥。朋友甲勸慰某某說既然大家尚未結婚,仍可作出選擇,選擇一個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就算結婚了也可以離婚,更別說只是男女朋友關係。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朋友甲跟某某的關係不甚良好,甚至有些惡劣朋友甲便改變了自己的準則,直斥某某這種腳踏兩船的行為是不對的,直說某某已經有男朋友了,便不應在外找尋新的感情,極其嚴厲地苛責某某的行為。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題目中的兩句話是老生常談,大家都明白,然而,沒有多少人會時刻記住,尤其在情緒不穩之時,總是口沒遮攔,以致禍從口出,甚至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

言者無心,一時衝動;聽者有意,千刀剮心。傷人心的說話往往都是這種情況下出現,儘管聽者明白言者只是一時間的胡言亂語,並非有意傷害,但是,話語已經說出來了,傷害已經臨到聽者身上。或許言者並不覺得自己的說話有多傷人,可聽者卻真的感覺到受傷。

也許言者誠心道歉之後,聽者會原諒對方,彼此冰釋前嫌,然而,聽者心上經已多了一道傷痕。傷口可以復原,只要處理得恰當,甚至不留疤痕。可是,畢竟確實曾被傷害過,曾經心痛過,我們都會記得曾經承受過的心靈痛楚,痛楚的感覺會在腦海裡成了回憶。

我們的回憶有悲有喜,絕無可能只得快樂的回憶,一些傷痛的記憶會教我們懂得怎樣對待別人。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交叉點

 

人年紀愈長,越容易遇上人生交叉點,因為人成長了,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自己負責,必須是自己去作出決定,不再是由父母打點一切再不能夠像年少無知之時推諉了事,或任性地撒手不管。

我們一生之中要作出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決定,很多是輕於鴻毛的,但也有不少是重於泰山的,甚至關乎未來的命途足以影響一生的。

若然遇上的是重大的問題,這個時候,雖然我們可以聽取別人的意見及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對策,然而,最後還是由自己決定實行與否,或是朝哪個方向邁進。

在思考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很苦惱,即使好與壞的因素經已一一清楚列出,依然難以抉擇,因為很多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在因素列表中,就算是壞的因素明顯較好的為多,我們還是一再深思,因為在選擇取捨中,除了表面所列舉出來的客觀因素之外,更有著摻雜了個人情感的感情因素。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5 Fri 2008 22:52
  • 失真

 

失真

 

我的讀者裡不少人都是二十多歲或以上吧?這篇文章比較適合這個年齡層面的人閱讀,因為會比較有共鳴。

隨著年紀越大,我們越會「失真」,所謂的「失真」就是失去自己的真本性。其實在很久以前我也曾寫過類似的文章,內容主旨是「活出真我」,題目應該是《真我 》及《人情的煩惱 》吧。各位要是有興趣可點擊該連結看看。

我們為了討生活必須在社會中打滾,在打滾的過程中需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物,我們想要成功,便要學習社交手腕學會交際的技巧。

我們的工作時間佔了一天裡的三份之一甚至更多再扣除三份一的時間用來睡眠休息,一天裡餘下的時間亦未必可以擁有獨處的時間這樣隨便計算一下我們在一天裡尚有多少時間可以盡情展現出真正的自己呢?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秀文的分享──不可思議之生命價值再思

 

親愛的弟兄姊妹:

我只想和您分享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真不可思議?

一張一百元正的鈔票在教會奉獻時是多麼大的面額,但在行街購物時卻是如此的細小?真不可思議?

兩小時在教會過就好長,但看一套好戲就好短?真不可思議?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蟄──打小人

 

現今這一代的年輕人,也許沒有多少人會記住這個節氣,大家所記得的中國節氣頂多是「冬至」、「端陽」、「中秋」及「重陽」,因為這幾個節氣不論對學生們還是成年人來說都是代表著假期,而且,家母定會叮囑回家「做節」,所以不用你去記住,也會有人提醒你。

然而,驚蟄這個節氣並沒有太多人會注意,不!應該是沒有人會用慶祝的心態去對待這個節氣,所以,亦不會提醒身邊人,只有思想比較傳統的人才會以燒香燭來度過這個節氣。

不過,這個日子對某一部份的人來說則比較有意義,就是那些負責「打小人」的專業人士及光顧這些專業人士的人。是的,「打小人」的人確實是專業人士,現在能夠背誦那篇「打小人經文」的人已經不多,那些專業人士的後代也未必會去承接傳統、背誦那些經文。時移世易,或許總有一天,「打小人經文」同樣會被時代巨輪所輾碎,我們會再多添一種消逝了的、我國獨有的文化。

換另一個角度談談吧。你們心底裡又有沒有甚麼討厭的人,想找這些專業人士來「打小人」呢?年輕一輩總認為只有三姑六婆方會走到鵝頸橋找人「打小人」但是,他們在心底裡是否也曾想過嘗試光顧一下?或是幻想找來專業人士「打」身邊的某個「小人」呢?我自己也曾幻想過,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也曾幻想過這種情況吧?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1 Mon 2008 22:03
  • 瓶子

 

瓶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瓶子,放眼一看,無不是各式各樣、大小不同、價值連城或車載斗量的瓶子。瓶子的作用是用來存放東西的,至於存放甚麼東西,這便取決於瓶子擁有者的意願。

瓶子裡的有些是液體,可以是水,可以是果汁,也可以是毒藥或腐蝕液體;有些是食物,可以是餅乾,可以是糖果,也可以是藥物或發霉了的麵包;有些是物品,可以是飾物,可以是裝飾品,也可以是玩具或賊贓。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小精靈健康嗎?

 

有一個環境非常優美的地方四周綠草如茵。在青葱翠綠的草地上,有很多七彩繽紛的小花作為點綴有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巨型地毯。

溫暖和煦的陽光灑遍整塊草地草兒花兒都沐浴於陽光之中它們都腰肢挺直燦爛的盛放著且隨著陣陣柔和的微風舞動著嬌嫩的身體。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爛泥與殘花敗柳

 

人總有些時候會自嘲一下,或是將自己數落得一無是處且一文不值,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人們失落之時。當人們越是失意與消沉、憂愁與迷惘,便會越是輕易否定自己的價值。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情緒低落之時,最重要的就是別讓自己在失意的深淵之中沉浸太久,不然你只會泥足深陷,把自己弄得精神委靡不振,做事也失去魄力,注意力亦難以集中,最壞的情況更會演變成嚴重的情緒病。

爛泥可以培育植物,殘花亦可「化作春泥更護花」,只要清楚認識自己,即使碰到失意之時也不會那麼容易否 定自己,因為越是否定自己,意志便會隨之更加消沉,難免出現一蹶不起的局面。

然而,當我們清楚認識自己之後,就算遇上失意的情況我們只會心情不快,或者再多一絲絲的憂愁與哀傷,但 是,卻不會因此而完全否定自己,過些時候便能夠重新振作起來。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手吧

 

倦了,便放手吧……


放手,不是要忽視誰不是要否定自己也不是要忘記過去的種種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突發事情

 

世事無常,生活中總會遇上一些突發事情,既然稱為突發事情,就是自己沒有想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說到這「突發事情」這四個字,一般人的第一個念頭大多認為是不幸的事或不愉快的事,很少會想到好事情上的,但也有很多情況是用在一般事件上。有趣的是我想到把這四個字重覆得最多、次數說過最多的人定是保險從業員。

最近我也遇上一些突發事情,我無法這些事情分類,也不知道事情的性質孰好孰壞,總之就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亦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從來沒有試過這樣的事,也未曾設想過這樣的情況,一切事情發生得如夢似幻,不太真實。

沒錯,有些突發事情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想像過的,直到發生過後才能夠開始思想事情始末,亦只有在事情發生之後方能夠有所感受。我們在生活上會遇到各種新的挑戰,這是人生道路上的挑戰,是要你上一課、要讓你體驗、要讓你深思、要讓你領悟新的東西。

從此之後,我們的人生道路可能會改變方向,也許我們的理想與目標亦會隨之改變,如果是向著好的方面改變固然是好,但是,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從,甚至會後悔,或是一蹶不振。這段時期正好是我們對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位之時,是重整生活的好時機。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嫉妒與破壞

 

嫉妒與破壞這兩種劣根性是大部份人都十分熟悉的,因為我們不單單從友儕的身上看到過,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曾經嘗試過。這兩種劣根性存在之範圍很廣泛,不只在愛情或友情上在朋輩同儕間,甚或是親人之間也會發生。

在 這幾種範疇裡,這兩種劣根性沒有那一方面比較突出,因為在任何一方面中都發生得太多了。在愛情上,我們嫉妒是因為對伴侶的愛,由愛生妒似乎是每個人都必然 經歷過的,然而,會不會發展成破壞則不一定,但是,我相信大家也會明白如何發展成破壞。破壞的範圍也可以很廣闊,可以是破壞伴侶跟另外一些朋友的關係,可 以是破壞伴侶跟父母的關係,最難過的莫過於破壞了自己跟伴侶間的關係。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私自利與自以為是

 

題目中所指的兩種人類劣根性在日常生活之中經常出現,正是因為這兩種心態而衍生出許許多多不必要的誤會或爭執,引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破裂。

我先來說自私自利。我們不能說自私自利的人是錯的,也不能說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壞人,因為自私自利的人大多是太過自愛,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及感受,方會不管別人的狀況。雖然我們不能責難這些人的這種性格,但是,也不代表這種態度是正確的。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賣與背叛

 

出賣與背叛跟逃避與不負責任一樣,似是一對雙生兒般有著連帶關係。

出賣與背叛看似是同樣性質,實際上有那麼一點點的分別。出賣的「賣」字,表達出這種行為當中牽涉到利益,特別是自身的利益虧損;背叛是純行為上的,不涉及利益,或者應該說是不在乎有沒有利益,其目的便是背叛。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逃避與不負責任

 

近來所寫之文章都會令人感到心情沉重,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仍然是圍繞著人性之中屬於負面的那一部份探討一下人類的劣根性。儘管自己也是人類,同樣有著種種的劣根性,因而在書寫的時候心情比你們更為沉痛,可是,唯有了解自身的軟弱,才能夠在軟弱處作出改善,提昇自己的人格質素。

這次的題目應該很多人都會有所共鳴,因為我認為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題目所指的兩件事情,不單只是承受的一方,也曾是施行的一方。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9 Tue 2007 16:28
  • 報復

 

報復

 

報復會在怎麼樣的情況下出現呢?不外乎是被人背叛、暗算、戲弄、詆譭或誣蔑過後,自身感到受了傷害,不甘心平白遭受了物質或心理上的損害,且耿耿於懷,因而有計劃地作出一些行動來令到對方受到同樣程度的或更嚴重的傷害,目的只為一洩心頭之忿恨。

我相信即使是我的讀者,也曾試過一次或以上的報復行動。不管該行為是小懲還是大戒,對方所受到的傷害是輕微還是重創、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2 Sat 2007 01:25
  • 真我

 

真我

 

每個人都總會想過「活出真我」,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夠「活出真我」呢?或者說,有多少人曾經真正享受過「活出真我」時的快樂?再深一層來說,我們是否真的了解何謂「真我」?當人們埋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時候,其自身又是否百份百認識自己、瞭解自己?

如果一個人連真正的自己也不曾認識,對「自我」的瞭解及認知也不甚了了,還談何「活出真我」?令人慨嘆的是,似乎沒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去認識自己。許多人每天都在重覆著企圖猜度別人的腦中所思,或試圖努力去了解另一個人的心裡所想,卻太少人能夠察覺到這種本末倒置的錯誤,更別說跳出這個集體靈智昏盲的籠牢。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情的煩惱

 

人,是群居生物,即使我們有獨立的思想,有獨立的性格,有獨立的品味與喜好,仍然無法改變群居的特性,仍然無法擺脫身邊各種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

很多時候,不論任何事情,我們根本無法因應自己的喜好而作出選擇,我們需要考慮周遭人物的感受、意願或要求,儘管這些決定本來就是屬於自身範疇的事情,與別人無關,更與別人無尤,也犯不著對方的得失及利益。人人都盡量響應「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處事態度,但是,奈何還有太多人熱衷於「事事關己、己必勞心」的做人宗旨。

文章標籤

皚霙‧云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